小駁骨的功效與作用

  • A+
所屬分類:百科
廣告也精彩

小駁骨別稱小接骨、駁骨草、裹籬樵等,為爵床科洋爵床屬植物小駁骨的干燥地上部分,入藥具有祛風止痛、續筋接骨的功效,對跌打損傷、筋傷骨痛、血瘀經閉、產后腹痛等病癥有治療作用,但孕婦慎用,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小駁骨的功效與作用吧!

小駁骨的藥用功效

【性味】味辛,性溫。

【歸經】肝、腎經。

【功效】祛風止痛,續筋接骨。主治跌打損傷,筋傷骨痛,血瘀經閉,產后腹痛。

小駁骨的相關論述

1、《本草綱目拾遺》:治折傷,續斷骨,搗罨。

2、《嶺南采藥錄》:理跌打傷,內服能去瘀生新。

3、《陸川本草》:治風濕骨痛。

4、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治風邪,理跌打,調酒服。

小駁骨的藥用選方

1、治骨折:小駁骨全株250克,枇杷葉500克,九節茶葉60克,小雄雞一只。共搗爛,復位后,敷患處,1.5小時取去。

2、治風濕痛:小駁骨、大風艾、過山香、水菖蒲、紅鷹不撲各適量。用水煲,熏洗患處。

3、治四肢神經痛:小駁骨、楓寄生、埔銀、土煙頭、鈕子茄及一條根各20克。水煎服。

4、治經痛:小駁骨40克。水煎服。

5、治跌打傷:小駁骨莖及根40~75克,水煎服,或全草搗爛,酒炒后,趁熱推跌打骨折處。

weinxin
←密封無憂公眾號
微信掃碼關注免費領取密封資料
密封圈
廣告也精彩

發表評論

您必須登錄才能發表評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