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三尖杉別稱榧子、血榧、石榧、水柏子等,中藥為三尖杉科三尖杉屬植物三尖杉的種子、根或枝葉,種子具有消積驅蟲、潤肺止咳之功效,枝葉具有抗癌之功效,根具有抗癌、活血止痛的功效,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三尖杉的功效與作用吧!
三尖杉的藥用功效
1、種子:三尖杉的種子味甘、澀,性平,具有消積驅蟲、潤肺止咳的功效,用于食積腹脹、小兒疳積、蟲積、肺燥咳嗽等癥。
2、枝葉:三尖杉的枝葉味苦、澀,性寒,具有抗癌的功效,用于惡性淋巴瘤、白血病、肺癌、胃癌、食管癌、直腸癌等癥。
3、根莖:三尖杉的根莖味苦、澀,性平,具有抗癌、活血、止痛的功效,用于直腸癌、跌打損傷等癥。
三尖杉的藥理作用
1、三尖杉各生物堿均有抗癌活性,能抑制癌細胞的核酸代謝,對大鼠瓦克癌的抑制率為34%,對小鼠肉瘤S-180的抑制率為53.8%。
2、三尖杉酯堿和高三尖杉酯堿對小鼠白血病L615,肉瘤S-180及腦瘤22均有抑制作用,并能分別處延長其存活率。
3、三尖杉酯堿有縮小腫大肝、脾的作用。
4、三尖杉酯堿有明顯降低工白細胞和殺滅幼稚白細胞作用。
5、三尖杉種子能驅除貓的絳蟲,對鉤蟲亦有殺滅作用。
6、三尖杉酯堿有加快心率、出現熱反應、消化功能障礙和骨髓抑制等毒性反應,但停止后可逐漸恢復。
三尖杉的臨床應用
1、治療惡性淋巴瘤:單用三尖杉中提取的三尖杉總生物堿,每日200~300毫克,分2~3次肌內注射,總量3000毫克以上,或每日0.5~1.0毫克/千克(體重),分2~3次肌內注射。共觀察54例,顯效20倒,有效14例,無效20例,總有效率達62.9%。
2、治療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:每日用高三尖杉脂堿2~4毫克靜滴,連用5~7天,每12小時肌注阿糖胞苷100~200毫克,連用5~7天。化療期間每星期查血象2次,定期用紫外線消毒病房及甲酚皂溶液清潔地面,常規給予1/2000氯己定漱口,用輸血和抗生素廈中藥治療骨髓抑制期感染、出血等并發癥。根據血象恢復情況決定第二個療程開始時間及藥物劑量,如此用藥直至完全緩解。在完全緩解后氨甲蝶呤加地塞米松5毫克鞘內注射1次,以防治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。共治療30例,完全緩解18例,其中1個療程完全緩解8例,2個療程8例,3個療程2例。
3、治療婦科惡性腫瘤:用粗榧堿(即三尖杉酯堿)制劑靜脈點滴,每日1次,每次300~400毫克,個療程總量可用至8~10克,多數患者臺用其他抗癌藥。共觀察48例,發現對惡性葡萄胎療效較好(有效率62%),對絨癌療效較差(有效率16.7%),因病例太少,對卵巢癌、官頸癌、官體腺癌等療效不確定。
4、治療乳腺癌:乳腺癌的一種化療方案為環磷酰胺、甲氨蝶呤、5氟脲嘧啶聯合使用,稱CMF方案,有效率在50%以上。但降白細胞等副作用大,多數患者因實際用藥量不能達到預計用藥量而使治療無效。經對49例患者觀察后發現,如降低原CMF方案中各藥劑量,則有效率也相應有所降低(46.6%),若降低各藥劑量的同時,每次加用降白細胞副作用較輕的高三尖杉酯堿(即高粗榧堿)1毫克/平米肌注(即CMFH方案),有效率為63.6%,完全緩解率為18%。
5、治療真性紅細胞增多癥:單用三尖杉酯堿(即粗榧堿)每次2~4毫克,加入1O%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靜脈滴注,每日1次,連續或間歇應用至血紅蛋白降至正常。共治12例14次,均獲完全緩解。與32p、白消安、環磷酰胺、苯丁酸氮芥、馬法蘭等藥相比,本品的特點是療效較好、見效快、完全緩解持續時間長、停藥后復發者少,尚未發瑰引起白血病者。部分患者可出現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、皮疹等副作用。
